首頁
>
中國婦女網 >
首頁欄目 >
經濟女性
不惑之年,她和丈夫一起回鄉創業,8年建起以食用菌為特色的生態農業產業鏈,帶領村民走上產業發展致富路——
朱瑞文:“我們都是追夢人”
標簽:經濟女性 | 來源:中國婦女報 | 作者:姚鵬 田城 王秀娟

朱瑞文展示她種植的食用菌。(受訪者供圖)
■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姚鵬
■田城 王秀娟
在湖北省陽新縣黃顙口鎮黃顙口村,陽新縣瑞明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瑞文應用農業科技,將食用菌和蔬菜種植做成大產業,為當地村民開拓了一條增收致富之路。
日前,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走進瑞明生態公司的生產基地,聽這位湖北省“最美巾幗奮斗者”講述她的創富經驗和助農故事。
41歲回鄉創業,500萬元投在土地里
朱瑞文是湖北省黃石市西塞山區人,2014年以前一直在城里務工、經商,年入百萬。2014年,一次偶然的機會,她了解到食用菌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價值,萌生了自己種植食用菌的想法。經過一番考察后,41歲的她和丈夫一起回到丈夫的老家——黃顙口鎮黃顙口村,開始了再次創業之旅。
花了一年時間,朱瑞文完成了土地流轉,建好了種植大棚和廠房,還從隨州請來菌類種植技術人員,指導種植。她先在4個大棚里種植靈芝,“靈芝孢子粉經濟價值非常高,市價高的10000元一斤?!?/p>
靈芝種植成功后,她又嘗試種植羊肚菌、香菇、白參菌、黑木耳等食用菌,基地規模擴大到350畝,兩口子攢下來的500萬元全部投在了土地里。
創業之初,朱瑞文對農業完全是“門外漢”,不懂種植技術,種出的食用菌產量不高,品質較差。為此,她不斷學習、刻苦鉆研,根據當地氣候特征和土壤特性進行種植,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,深受市場歡迎。
今年,基地的兩項主打產品——羊肚菌和赤松茸菇產銷兩旺,產品直供黃石地區各大酒店以及社區直供平臺,銷售收入達190萬元。
“全時耕種”、循環農業,創新模式提升效益
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增加種植收益的有效途徑之一。經過向專家請教,朱瑞文實行了“多作物輪作+多作物套種”模式,實現了一年四季“全時耕種”。
食用菌是基地的核心作物,其生產季節主要集中在每年10月至來年4月,其余季節,朱瑞文在大棚里種植了各類經濟作物,如玉米、芝麻、香瓜、西瓜、紅薯等等,一個大棚,每年種植一種或者兩種作物?!笆袌鲂枰裁淳头N什么,什么經濟效益好就發展什么?!敝烊鹞慕榻B。
此外,她還利用大棚彎管套種了爬藤類作物,在高竿作物之間“插花式”種植了低矮作物,把每一處空間都利用起來。
循環農業既可以保護生態,又可以充分利用資源?;孛磕戤a生大量的廢棄菌棒,朱瑞文用它們作基肥,既節約了一筆購買肥料的費用,又提高了土壤有機質,解決了使用化肥導致的土壤板結問題,促進了作物生長和產品品質的提高。
在土地上摸爬滾打了8年,朱瑞文從一名農業“門外漢”,成長為一個掌握種地絕活的“土專家”。如今,她帶領鄉親們建立起了以富硒食用菌為特色,集食用菌種植及加工、水果藥材套種、休閑觀光、農副產品收購加工批發于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鏈,年產值達500多萬元,年純收入200多萬元。
聯農助農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
“幸福是奮斗出來的”“我們都是追夢人”,在瑞明生態農業公司的墻面上,書寫著這樣兩行大字。朱瑞文表示,她時刻用這兩句話自勉和勉勵公司的員工。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致富帶頭人,朱瑞文始終心系村民特別是困難群眾,通過發展產業、提供就業崗位,幫助一批批群眾實現了增收致富。
她告訴記者,公司生產基地共有固定工和中短期工160余名,其中,女性占了九成。為解決農村部分留守婦女和老人勞動時間難以固定的問題,她采取了時薪結算制,即以1小時起算,每小時報酬為10元,工人隨來隨做,做完即走,極為靈活、方便。
除此之外,朱瑞文還免費向周邊農戶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,帶動農戶發展食用菌和蔬菜種植1000多畝。她按市場價格收購農戶生產的農產品,利用公司的渠道統一銷售,解決了當地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。近年來,公司輻射帶動婦女200人,幫扶困難婦女10余人,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。
今年夏天十分炎熱,朱瑞文依然每天都要到地里干活,皮膚曬得“又黑又亮”。晚上,她還要帶領工人們給第二天一早發運的農產品打包,常常一干就到了深夜。
“希望帶動姐妹們掌握更多生產技能,實現增收致富,為黃顙口鎮的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?!敝烊鹞恼f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