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>
中國婦女網 >
公共欄目 >
女網時評
“汽修女孩”成才打破職業和性別關聯的壁壘
標簽:女網時評 | 來源:中國婦女報 | 作者:楊朝清
□楊朝清
深圳“汽修女孩”古慧晶的“開掛”人生令人驚嘆——17歲拿下廣東省技能大賽一等獎、18歲獲得中職教育國家獎學金、5次登上央視并被授予“非常少年”獎杯,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,全網瀏覽量超5億次。
“汽修女孩”的勵志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。其中之一就是女性也可以成為出色的技能型勞動者,可以“人生出彩”。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,汽修不僅是一個技術活兒,也是一個體力活兒,并不適合女性。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看似是對女性的關愛與呵護,實際上卻可能會限制女性的權利。
如今,男護士、男幼師也好,女卡車司機、女程序員也罷,伴隨著社會分工的專業化和精細化,職業和性別之間的壁壘正在被不斷突破。雖然和男性相比,女性在體力等方面較為弱勢,但女性也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?!捌夼ⅰ钡某刹鸥嬖V我們,哪怕在一些所謂男性更有優勢的領域里,女性同樣可以閃閃發光。在和其他男性的比拼和較量中,“汽修女孩”不僅獲得了大獎,還被保送高職院校,擁有了未來可期的前程。
另外一個啟示是“人生只要肯努力,職高一樣有前途”。由于職業教育沒有得到足夠的價值認同,當前依然存在著“普教優于職教”“職教低人一等”的思想觀念和價值排序。那些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,在一些人眼中被認為沒有前途?!捌夼ⅰ蓖ㄟ^職業教育走上技能成才之路,告訴我們職業教育也有通往成功的渠道,看上去不夠體面、光鮮的職業也大有可為。
實現就業觀念的重塑和更新,依然有漫長的道路要走。打破性別和世俗偏見,固然需要市場來調節勞動力資源,也離不開公眾價值觀念的轉變。只有摘掉有色眼鏡,改革社會評價,讓“汽修女孩”們得到足夠的尊重和善待,才會讓職場更有生機與活力。
在經濟市場化、人口流動化的今天,年輕人的舞臺越來越廣闊、人生選擇越來越豐富,“汽修女孩”只是一個縮影。成為“顏色不一樣的煙火”不僅有助于個人更好地實現價值,也有助于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。只要足夠熱愛和堅持,只要充分激發潛能,女性同樣可以成為行業翹楚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