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>
中國婦女網 >
家庭 >
輪播位置
首都最美家庭冀紅夫婦熱心公益,響應政府胡同整治政策,率先拆除自建房,積極參與社區文明創建,帶動大家在老胡同里過出新生活——
雨兒胡同的熱心夫妻
標簽:輪播位置 | 來源:中國婦女報 | 作者:耿興敏
■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耿興敏
從南鑼鼓巷南口向北走,西邊的第三條胡同就是雨兒胡同,走到胡同中間,就能看到14號院古樸的紅色大門上,一副久經風霜的對聯昭示著歲月的悠久:德義淵宏,履祿綏厚。里面住著的,其中就有被評為2022年第一季度“首都最美家庭”的楊占嶺、冀紅一家。
走進院子,五顏六色的太陽花競相開放,石榴樹旁魚缸里的金魚正在自由嬉戲,紫色的蕾絲金露花正在盛開,散發出淡淡的奶油味兒,北房窗戶前的彩色朝天椒已是果實累累。在屋前綠油油的葫蘆架下,男主人楊占嶺喜歡在此做他拿手的炸醬面,而女主人冀紅則是經常一臉和氣地配合著愛人的節奏,你一句我一句地搭著話兒……小院里的幸福生活就在平凡的日子里流淌。

老胡同里的新生活
雨兒胡同曾經是老北京的雜院區。2019年,在“我家街巷最好看”推選活動中,這條“瘦了身”的胡同被評為“北京十大最美街巷”之一。
冀紅感慨地說:“習近平總書記來過我們雨兒胡同,去的是29號院和30號院。我們經常心里想著,什么時候總書記再來看看我們的新變化,我們每個院里的日子如今都這么好?!?/p>
“說實話,早些年我老想著離開這兒,但現在我對這里的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都十分熱愛?!奔郊t坦言。
如今,以楊占嶺家為代表的雨兒胡同,成了承載北京傳統胡同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。這一切改變得益于城市的改造工程,也得益于冀紅一家積極配合申請式騰退改造,從而給居民們帶來更多生活與出行的方便和好處。
從前的雨兒胡同院內私搭亂建普遍,歷史風貌破壞嚴重。而最讓居民們鬧心的是,居住條件較差,環境秩序混亂,出行不便。
“幾年前,院子里都是搭建的小磚房,進來也就是從胡同又進了小胡同?!奔郊t站在寬敞的院子里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說:“你看現在,多敞亮,抬頭是藍天白云,院子里抻根鐵絲,陽光明媚的日子,曬曬被子,晾晾衣服,舒適又方便?!碧貏e是小外孫女一來,在院墻邊的向日葵下嬉戲,一家人樂樂呵呵別提有多美。
春天,香椿樹發芽,老楊會和愛人把過道里那棵老香椿樹上的香椿芽摘了,送給胡同里的街坊四鄰。秋天,石榴樹上的石榴熟了,也是這樣做。
2015年9月,東城區啟動帽兒、雨兒等幾條胡同修繕整治試點項目,項目采用自愿申請式騰退方式,是定向安置、貨幣補償、平移置換還是留住修繕,居民自個兒做主,而不再是以往征收拆遷的舊思路。通過“申請式騰退”,外遷改善一部分居民,同時騰出空間,降低人口密度,改善留住居民的生活,幾年間,胡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楊占嶺是院里第一戶自發拆自建房的。他指著前院房前一塊空地說:“以前這兒都是住戶,現在有的搬走了,有的拆了自建房,大家都自覺,院子才能這樣豁亮?!辈还苁前嶙叩倪€是留下的,生活條件都得到了提升。
低碳生活樹家風
雨兒胡同生活居住環境極大改善了,胡同的文明創建工作也沒落下,楊占嶺及家人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社區工作人員提起冀紅夫婦,稱贊有加:熱心公益事業,特別有奉獻精神。
在大家眼里,楊占嶺義務疏通下水道,主動打掃院落,關心獨居老人,是社區的熱心人。他也是最美志愿者,宣傳垃圾分類、志愿服務冬奧會等。無論誰家遇到困難,他都會熱心幫助,大家都夸這個鄰居真是好。
“他們夫妻倆一直都這么熱心,鄰居家的事都當成自己的事?!鄙鐓^工作人員說。他們全家傳遞正能量,樂于助人、熱心公益的優良家風,也帶動了整個街道積極向善的社會氛圍。
在雨兒胡同30號院朱紅色的大門上,“雨兒人家”四個字格外醒目,這是一座利用騰退房屋改建而成的“共生院”。在這里,楊占嶺和街坊鄰居相聚在一起吃餃子、議事協商、分享讀書體會……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里開展,熱鬧非凡。黑板上,寫著一周活動計劃,有“變廢為寶”系列活動,有“我與南鑼的不解情緣”征稿活動,還有青少年線上成語通關挑戰賽等。
楊占嶺還是街道共生共建金點子項目帶頭人,創辦的社區便民工具箱,為大家提供了不少便利。
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在“雨兒30號”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“同心戰‘疫’”專區,這里設置有“戰‘疫’同盟”活動區、“陽光宅”心理支持服務、“同心防疫”居民需求與資源征集區、“平安社區”打卡處以及離返京人員登記,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在院里廊架上,掛著居民為助力戰“疫”而創作的書法、繪畫、詩歌等作品。

通過“共生院”不但留住了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的形態、胡同肌理,更保留住了楊占嶺等老北京人的鄉愁,也為豐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平臺。
冀紅夫婦還和“愛滿福祥助老志愿服務隊”的伙伴們一起,為社區老年人服務,還組織了“老街坊胡同導覽隊”,向游客們義務講述南鑼鼓巷的故事。在做公益和志愿者方面,無論是積極參與垃圾分類,還是社區助老助殘服務,他們夫婦可謂是比翼齊飛。
“不管大事小事難事,盡力盡善盡美”是冀紅一家的家訓。
平日里,夫妻倆還積極參加治安值守。從2020年疫情開始,多次主動參加卡口、方倉服務、獻血、捐款。在他們的影響下,在地鐵公司上班的女兒女婿也都積極上進,勇于奉獻,女兒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。
“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好,每到春天,我都喜歡邀請戰友們來京聚會,游覽胡同,看看玉河邊上盛開的櫻花……”曾是軍人的冀紅心懷感恩地說,“我們普通老百姓只要能從點滴做起,盡力而為,也能為國家更加強大做出微薄的貢獻?!?/p>
- 分享:
- 編輯:崔春婷 ????2022-08-29
評論